2008年4月22日 星期二

一箱香蕉, 一點人情味

說話自己有很多想寫的事情, 就從催化我再寫blog ge 一箱香蕉說起吧.

昨天晚上看了tvb播影的<了解.關懷.一百萬人的故事>, 裡面有個每個寧願賣香蕉也不願領綜援的老伯的故事, 看到街坊特意向他買, 又甚至送他飯盒, 立時感到人間有情. 這件事亦勾起我十多年前已遺忘的記憶, 還是小學生的我跟爸媽去韓國的時候遇過個老婆婆, 也是在繁忙的街上冒著雨, 努力地靠她雙手去賣她那已經熟得有黑點的香蕉. 看著沒路人要走過去, 而雨又越下越下, 我們是有幫襯好讓她能早點回家的. 這一件小件, 我到今都能記得很清楚細節, 就證明當年對幼小的我產生的震撼.

現在想來, 這些弱勢社群這麼多年來一直在不同的地方存在, 重覆著相似的故事. 但人類(包括我)好像越來越沒同情心.

這個故事也令我記起小時候自己跟其他澳門人曾經是多麼真誠地去幫助人. 不知道有多少老澳門會記得新馬路永亨銀行附近以前常有一個會彈口風琴的老伯在行乞? 那在葡文學校對面的一對行乞的母子呢? 自我有記憶起, 我每次走過都會叫媽媽給乞衣婆乞衣仔仔一點錢的, 小時候就覺得2母子, 兒子還只路我差不多大, 很可憐. 相信當年有幫忙接濟呢d貧苦大眾的人應該都不少, 因為後來他們都消失了, 樂觀地想大概日子好了不用再捱苦了吧. 今天, 大家還會這樣幫忙? 我已經戒心高了很多. 是從甚麼時候呢? 應該是從多了職業乞丐集團以後吧.

我還記得小時候有一個執垃圾的婆婆, 每天撐著弱少的身軀, 推著沉重的手推車, 為自己的生活打拼. 那時的街坊都會特別把報紙, 汽水鑵特可回收的垃圾留下來給她, 而她找到有用的東西後, 也會清現好垃圾筒. 但後來出現了一個壯年的女士, 開著電單車來跟婆婆爭垃圾, 最後只淨下那女士, 聽說賺到的錢還不少. 而那個女士好像現在都不見了, 可能上了岸又或是也入了賭場吧.
還有人會記得擔著兩桶酒賣的老翁嗎? 還有我稱為"durn durn佬"的收賣佬, 賣白蘭花的老婆婆. 這些人, 這些事好想都消失了, 而人們的同情心分享之心都隨著他們消失. 不是寫這篇文章, 我也不會記起這麼多的他們, 但記憶回來後, 又記起多多跟他們有關的事, 他們都陪著我成長, 但隨著成長, 人情味變得很淡.

現在根本就沒大機會見到像這樣的人群. 對, 現在還經常見到有人推著手推車, 翻垃圾, 但你也許會發現有一部份人是有選擇地去做這個職業的, 不再見迫於無奈要糊口. 而推車的, 更大部分是把賣銅鐵當成一份生意. 現在很多人都呻著沒錢買樓,很拮据, 但同時又發現了很多人濫用質源. 就是這些把以前人們迫於無奈做的苦差職業化的事件, 令我對這些故事變得懷疑, 從而減少我的同情心, 更大膽的講句, 我曾經就因為發現這些騙人的話而傷了感情, 多多少少對這些說自己窮, 要求幫助的人, 尤其新移民有點不滿. 當然, 看了那節目之後, 又提醒我不能一竹篙打一船人. 現在人口多了, 人與人的關係難以像以前的密切. 再者, 現在的人, 尤其年青人都把金錢物質看得很重, 攻利, 自我中心, 就算對父母都多了一份疏離感; 因此, 更難叫他們對外人也有同情心吧. 是社會變了, 所以心的心態也變了. 當然, 理想地說, 會更希望這些窮人的苦差不再出現是因為大家都富足了, 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決定從今天起, 對所有弱勢社群多一點包容, 重拾本來的人情味.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