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文選自四月四日的澳門日報:
"特首三招息民怨
特區政府在民生福利施重藥,重點“助民安居”:徵撥更多土地資源增建社屋、經屋,完善經屋政策及創設更體面的居住環境,參照新加坡“組屋”制度協助青年人先租後置,預計五年內將提供八千至九千個社屋單位、以及經屋與靑年安居計劃單位共萬個,即公屋總數近兩萬。當局更由即日起暫停接受置業居留的申請;承諾年內檢討及解決年滿六十歲已退休或非就業人士提前領取養老金。"以上的三招, 除了養老金一項, 我這年幼無知的小妹早在一年多前已經提起, 很高興政府今日終於下定決心實行;這至少證明澳門政府還會接收市民的訴求, 只是慢了一點. 最在政府推行投資移民政策, 我就覺得是一個劣政. 不是說吸引人才不對, 問題是我們有吸引到真正的資金及人才嗎? 於年連貸款只需100萬就可以申請成為澳門人, 那合理嗎? 縱觀全世界, 投資移民最低金融沒千萬也要500萬, 更雖要是不動產或現金, 不計貸款, 為何澳門要做到這樣cheap?! 再說, 澳門要吸引的是高歷, 高技術人才, 但近年最大部份的移民都不見得質素很高, 澳門大多企業高層都是企業自己從外國或香港高薪招請回來的, 那澳門吸引的所謂專才都到哪裡去? 還是他們根本算不上專才?
澳門的人口, 從我小學生唸社會記下的35萬, 短短10多年間升到50多萬, 近80%呢. 澳門真的需要那麼多"居民"嗎? 勞動力, 可以請外勞; 稅收, 其實大部份都是從賭而來, 其實如果澳門人口低一點, 政府的福利政策, 不就更易更快能實行嗎? 就說汶萊, 人家國家的收入也大多不是出於人民, 也是行福利政策, 地比澳門大, 但人口就是我們十多年前的三十五萬, 不就人人安居樂業嗎?! 人家的快樂指數可是全球十大的. 今日, 政府終於肯叫停投資移民, 雖說還有很多大陸批的, 家庭團聚等等移民, 但言些都有連帶關係的, 少了一個, 已經幫了很多.
置業問題, 經屋社屋益市民當然好, 但加強監管是必要的, 以前就聽說很多人一有兒女夠十八歲就輪籌買經屋來炒賣, 賺的錢比你們買私樓的更多. 希望政府能確保資源落到真正有需要的人手上.
文中的這一段, 令我有點感慨:
"政府四處派糖、營造“皆大歡喜”的同時,亦引起人們對澳門向“福利社會”傾斜的顧慮。何厚鏵直言福利主義是大勢所趨,澳門社會也難以回到刻苦耐勞的年代。政府只有透過二次分配,讓居民實實在在有分享經濟發展成果的感受。他硏判,現階段澳門最大的問題,不是“福利主義”抬頭,而是部分人對資源和權利斤斤計較、議題泛政治化,呼籲澳人不要“自己搞亂自己”,破壞經濟發展的根基。"
何先生說到的部分人, 可能已經包括我, 因為我經常睇唔過眼政府的政策, 但我絕對不是斤斤計較, 只是希望能公平一點.....事實現在很多福利都只落到一小撮人身上, 他們有的是真有需要, 但有的, 真令人疑問他們是否有需要沒能力的一群. 請政府相信愛澳門的人總不是無理取鬧的人, 一個政府若做得公平, 相信所有市民都會愛戴, 那麼, 政府就沒必要去擔心所謂政治化的攻擊會攪亂這個社會.
政府今日三招算是行出了一步, 但更希望政府各部門能花多點時間於長遠的規劃上, 多聽點各階層的意見, 而不是有事無事就搬出和諧, 反亂的口號出來訓練澳門人成為只會say yes 的愚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